江苏9市入选长三角城市群 扬子江城市群呼之欲出

2017年02月27日 16:44:12 | 来源:新华报业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几天,长三角地区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国家战略机遇:《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发布,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批。

  由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四省市26个城市组成的新长三角城市群阵列,未来将打造改革新高地,推进金融、土地、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开展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合作。

  本次纳入长三角规划的城市,除上海外,浙江、安徽分别有8个,而江苏数量最多,占据了9个席位: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泰州,扬州,盐城。它们又将会在“十三五”的发展大潮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南京:南京都市圈建设成果将放大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出炉 详解江苏九市未来发展

  “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江苏集“四个城市”于一身的,唯有省会南京。

  在新的长三角城市群阵列中,南京颇为引人瞩目,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以南京为中心、地跨苏皖两省的南京都市圈建设已近15年时间。

  南京都市圈在全国5大都市圈中综合竞争力居第二,成员城市包括江苏的南京、镇江、扬州、淮安以及安徽的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共计8市,交通便利,驱车往来只需1个多小时。近些年,南京都市圈内城市联动愈发紧密,除了内部交通路网一体化以外,政府、市场、公众等多层面的协调联动机制都在不断完善。从某种程度上看,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试水”,而安徽4市这次也全部列入了,南京都市圈建设的成果将得到进一步放大。

  交汇点记者注意到,南京发展的“野心”并不局限于此。今年全国两会时,南京市市长缪瑞林在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言时建议,希望将南京加入新的10个国家中心城市行列。缪瑞林说,南京在区位、产业、科教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具备要素集聚、创新引领、产业辐射的功能,有基础有条件建立国家中心城市。

  苏州:先行先试,争当改革“排头兵”

  苏州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板块,近年来受益于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大战略,正在加快转型。

  去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曾说过,苏州近水楼台,有些改革条件成熟可以先做起来。这两年,苏州按照这样的要求,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围绕已有的开放型经济优势,率先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的改革经验,主动探索自身的改革举措。

  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内容,长三角城市群要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的成熟改革经验,在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而苏州毫无疑问已走在前列。目前,苏州已在海关通关、检验检疫、金融创新等领域实现突破,复制了上海自贸区30多条举措。苏州工业园区还开展了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目前正在申请创建开放创新综合改革实验区。同时,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苏州也将争当“排头兵”,打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苏州是外向型经济重镇,又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咽喉地带,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就已经获得利好。苏州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表示要“抓住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机遇,加强与长江中上游、中西部地区的合作。”在新长三角城市群阵列中,苏州能够享受到来自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的辐射,而安徽8市的加入,也意味着苏州将拥有更广阔的产业腹地与市场。

  无锡:“小上海”的城镇化样本

  无锡素有“小上海”之称,自然在建设发展上不容小觑。从苏南地区五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中可以发现,无锡仅次于苏州名列第二。

  2013年3月,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首次基层调研的地点,正是在无锡。他在江苏无锡江阴市考察了新型城镇化。当得知无锡新桥镇一农民一家5口住200平方米,总理颇有些惊讶。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无锡的城镇化率达到了75.4%,仅次于省会南京。无锡城镇化的样本,将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提供经验。

  记者注意到,去年8月获国家住建部批准实施的《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中对无锡的发展描述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苏锡常都市圈核心城市。”无锡去年出台的“1+3”的新发展纲领,其中的“1”——《关于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意见》作为系列政策的核心,明确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锡将重新以“产业强市”为发展理念,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不少专家认为,无锡的这一定位,将会拓展周边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空间。此外,无锡物联网产业发展也是近些年的一大亮点。最新数据表明,无锡物联网产业已和部分传统产业产值不相上下了,而且去年的增速达30.4%,大大超过其他产业。

  常州:抓住区位优势实现跨省发展

  在城市群网络发展趋势下,每个城市都是网络的节点,而常州潜在的网络节点效应更为明显。

  常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和“苏锡常”都市圈、“锡常泰”经济圈的重要网络节点城市,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有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其中包括“推进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南通、扬州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继续建设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宜兴至长兴高速公路江苏段、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常州至宜兴等高速公路”等工程。

  此外,沿江经济带、沪宁高速公路(铁路)经济带、沿太湖经济带都在常州汇集,常州市区有着其他城市无法相比的陆路、水陆、空中交通优势。扩大到整个常州市域范围,常州还包括了宁杭经济带,这样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决定了常州的未来发展有着巨大潜力。

  在建设长三角城市群过程中,常州一方面要在东西轴上继续保持与上海、南京同城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还要突破南北发展“瓶颈”,北联泰州实现跨江发展,南向皖南、浙北,实现跨省发展。常州在成为地理上的中心城市之后,如何围绕智能制造名城,打造专业特色和专业增长极,将是一个新的课题。

  南通:与上海互动形成发展合力

  在长江三角洲,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的,仅有上海和南通。南通拥有江岸线和海岸线各200公里,深水港的数量在“长三角”也数第一,孙中山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提出这里应该建成“东方大港”。

  交汇点记者注意到,受益于苏通大桥、崇启大桥的建成,沪通铁路的建设,今后南通与上海联系会更加紧密。而上海出于长三角地区产业一体化的追求,随着南通交通的改善,必然外移部分产业功能,这意味着两地之间有进一步合作的空间。比如在机场、港口等领域,上海相对会考虑到自然禀赋更好、区位优势更佳的南通。

  南通拥有沿江沿海靠近上海三大特殊优势。不少专家认为,在未来10至20年时间里,南通可以逐渐发展成继苏州、无锡之后,另一个在长三角地区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的城市。在建设长三角城市群过程中,如何与上海形成互动,合理配置资源,共同发展,形成合力,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南通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引领作用,是南通规划发展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此外,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赋予了南通更多的使命。建设长三角城市群过程中,南通可以使长三角经济向北拓展,让上海的技术、信息、人材及外溢资本进一步向苏北平原辐射,并成为与徐州一淮阴一连云港的亚经济圈、山东半岛经济一体化的连接型城市。

  扬泰盐镇:寻求一体化过程的错位发展

  扬州、泰州、盐城、镇江四市,虽不如其他五市那么起眼,但也将在新长三角城市群阵列中发挥自己的特有作用。寻求一体化过程的错位发展,是他们的共同出路。

  正在建设的连淮扬镇铁路,将成为扬州融入长三角核心区、通达国内主要节点城市的重要快速通道,也将彻底改变扬州的经济地理版图。与上海、苏南的产业分工协作,与南京、镇江的同城化发展,扬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不断地进行之中。下一步,扬州将重点发展旅游业及区域性商贸业,构建区域性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旅游胜地将成为扬州肩上的新任务。

  泰州位于长三角核心区的边缘坡地,资源贫乏,单纯依靠内生发展动力是难以为继的,必须扩大视野借助外源动力驱动。交汇点记者从《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中注意到,泰州提出响应外部的发展机遇是泰州市城市定位的首要思路,尤其是要与时俱进长三角的国家历史使命变化,不断推动泰州市发展层级的跨越提升。中国医药名城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让泰州主动寻求与沿海地区的接轨,最大化地借力沿海开发的效益,实现带动北沿江崛起、承转海陆沟通的区域功能。

  今年是盐城加入长三角城市群的第六个年头。作为长三角新兴的工商业城市,盐城依托空港、海港两个一级开放口岸,发挥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确立了它在区域物流中转重要节点的地位。今年前3个月,盐城南洋机场首季旅客吞吐量超27万人次,盐城港更是有6个项目初步进入2016年全省港口重点项目建设安排建议计划,项目总投资75.4亿元,为江苏13个市最高。在未来规划中,盐城将建设成为区域性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制造业加工基地、产业转移扩散基地的功能,通过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从而推动沿海城镇轴的建设。

  与盐城一样,长三角另一重要港口镇江对长江区域经济带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镇江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处于上海经济圈走廊,属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占据长三角城市群有利的地理优势,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对镇江提出要求是:着重发展港口型经济,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提升制造业水平,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建成以“城市山林”为特色的旅游胜地。

  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江苏九市扮演着重要角色。放手让苏南先导拉动,苏中快速崛起,苏北跨越发展,长江南北联动开发,构建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格局是江苏的职责所在。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