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们说“中国式现代化”】贺云翱:让历史照亮未来

我苏网 2023-05-19 16:57

  一阙诗辞歌赋,厚重悠扬,荡漾在丰沛故地;一落尺素丹青,墨间山水,沉醉于江南古城。从扬州宝应走出的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嘉宾,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向记者描述江苏独特的文化气质,“一是开放、包容、中道;二是素有坚致、守正之风与家国情怀;三是偏重礼让、和平、温雅;四是讲求知行合一,重视‘经世致用’之学;五是崇文重教,并对当代影响深刻。”

  故乡是一个人抹不去的成长记忆。贺云翱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高考之前,我是一名农村青年,大学对于我们这批人的命运走向有着特殊意义,因而这段经历也显得至关重要。”

  进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贺云翱毫不犹豫选择了在当时不算热门的考古学。“一方面是因为我读中学时看过《化石》《地理知识》《科学画报》等杂志,或多或少受了影响;另一方面考古专业的课程其实远比历史专业要丰富,而且觉得考古学与科学更紧密。”直到现在,贺云翱也常对学生说,作为考古学家,给自己的定位首先应该是科学家。

1984年,贺云翱在发掘扬州唐城南门遗址现场

  大学毕业后,贺云翱到南京博物院考古部工作。1997年,南京市文物研究所成立后,他向南京市文物局第一次提出南京城市考古的命题。他们以“见缝插针”的工作模式,紧盯城区各个工地,一旦发现遗迹暴露,就采集标本、记录地层、拍摄照片,力求有所发现。数年间集腋成裘,竟记录了上百个遗址点,采集标本堆满库房。“我们那一代的大学生始终有一个理想,就是用自己所学为社会服务。文化遗产学让我找到用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实践领域,极具现实意义。”贺云翱说。

  贺云翱与非遗结缘则始于2003年。那一年,机缘巧合之下,他开始着手推动宜兴紫砂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事实上那个时候还没有非遗的概念,这类项目还属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没想到,做了一年,非遗的概念就出来了。于是我们就迅速地把它转化为非遗项目。”

  贺云翱为这个项目呕心沥血,最长的一次持续调查中,他带着十多名学生在宜兴待了48天。为了了解为什么这片土壤上会有紫砂这样的非遗,它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谁创造出来的,何时兴盛、何时衰落,缘何兴盛、为何衰落,贺云翱和项目团队成员走遍了宜兴的山山水水。“这些基础性研究一直支撑着我们后来的规划,是后面一切工作的基础。”贺云翱说,“正是因为我们做了深入的基础性研究,理清了来龙去脉,剖析了传统工艺的核心内涵,了解了它的核心价值及其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才能把这个项目做得那么顺利。”

  常年奋斗在教学和科研的一线,贺云翱在持续的调查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也形成了他对许多问题的独特看法。对于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贺云翱认为,一方面它能够对江苏过去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在原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提升;另一方面,也要让江苏的发展经验、发展成就更好与全国分享,让江苏经验“走出江苏”。

  【贺云翱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江苏发展大会本身就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江苏在整体发展、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方面,在实现人和自然相和谐方面,江苏走在前面,有很多的经验。如何来总结过去的江苏土地上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就,并且在新的目标下如何做得更好,我觉得是江苏发展大会的一个重要的话题。

  (江苏新闻广播/张倩 设计/唐诗韵 剪辑/李时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