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

收获第七个院士头衔!中国有机光电子学科奠基人黄维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我苏网 2023-02-11 15:19

  2月8日,美国工程院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单,包括106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因其在有机光电子材料和器件领域的创新和领导地位,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此前,黄维院士已荣获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等学术荣誉。此次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是黄维院士获得的第七个院士头衔。

  黄维,1963年5月出生。1992年1月,黄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并留校任教;1993年12月,赴新加坡做博士后研究。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黄维院士在江苏也有多年任职经历。我苏网梳理发现,他曾担任过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如今,他还是江苏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他是我国有机(光)电子学科和柔性(光)电子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有机电子、塑料电子、生物电子、印刷电子、能源电子、健康电子、智能电子和柔性电子学家。在构建有机光电子学科的理论体系框架、实现有机半导体的高性能化与多功能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富有开拓性、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

  黄维院士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多部SCI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900余篇,国际同行引用超12万次,是科睿唯安(SciVal,全球顶级科技论文数据库)物理、化学与材料学科全球高被引学者,获美国、新加坡、中国等国授权或公开发明专利800余项,其中国外专利30余项。他曾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励,科研成果曾两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江苏最年轻的两院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蜚声国际的科学家与江苏也有着割不断的渊源。他的学养和研究离不开江苏这片土地;作为教育家,他也影响着江苏逐梦的年轻人。

  2006年,黄维交流到南京邮电大学任副校长、党委常委。谈及选择江苏的原因,黄维曾提道,“江苏有广袤的腹地,为有机平板显示技术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黄维院士在实验室

  在这片广袤的腹地,黄维大展宏图。他所创建的“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为国内外有机光电子学的重镇;他所领衔的“先进材料研究院”创新团队,成为国内外柔性电子学的旗帜。2011年,46岁的黄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江苏最年轻的两院院士。2012年,黄维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五年间,带领南工突破“省属高校”的身份桎梏,入选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在自然指数、USNEW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等多项主流榜单中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其中,自然指数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31名,相关强势学科甚至比肩世界一流大学,缔造了令人瞩目的“南工现象”和“南工模式”。

  在江苏任职的11年,黄维不仅在科研上成果卓著,在教育上也是师者楷模。他身体力行,向学生诠释着一个海归学者的初心。每一个学生都是黄维珍视的对象,他强调“一日为师,终生为友”,积极探索本科教育“以生为本,激扬生命”的使命。

  (来源:我苏网综合 编辑/沈源)